《碟中諜8》:老“伙”與靚“湯”
看完電影《碟中諜8:最終清算》第一反應(yīng)是寫批評文章。然真要下筆,,又覺純純的批評未盡公允,。縱使該片毛病一身,,在CG(電腦生成圖像)開路且替身當?shù)赖沫h(huán)球影壇,,憑借阿湯哥對實拍極限特技三十年的堅守,亦足以傲視好萊塢廟堂,。
1996年《碟中諜》首部上映時,,片中的阿湯哥在導(dǎo)演的把控下努力為劇情服務(wù),真人特技場景雖讓人眼前一亮,,但還沒發(fā)展到后來飛天遁海無所不往的程度,。是時的阿湯哥已過而立,承蒙老天賞飯,,青春的小尾巴依舊盤踞在他俊俏的臉龐,。為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阿湯哥和經(jīng)紀人一合計,,開啟了《碟中諜》的嘗試,,并令影片殺入年度全球票房榜三強。
有了底氣的阿湯哥犯起流量明星的通病,,不僅把柏林銀熊導(dǎo)演布萊恩·德·帕爾瑪一腳蹬,,還要求接力的吳宇森導(dǎo)演把鏡頭都懟到他臉上。這招兒雖票位拉滿,,拿下千禧年全球年榜冠軍,,但也鑄成該系列低口碑之最,。后續(xù)作品做出了相應(yīng)調(diào)整,將“全球取景+極限特技實拍”打造成了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后者,,讓阿湯哥在這條賽道無人能出其右,并兢兢業(yè)業(yè)踐行了近三十個年頭,。
從整體上看,,《碟中諜》1996年起勢后,票房和口碑均略勝《007》系列一籌,,且憑借阿湯哥身體力行的極限特技,,大有取代之勢。然而在跟《速度與激情》系列的CG較量中,,《碟中諜》系列似乎費力卻沒太討著好,。《速度與激情》借著CG技術(shù)的加持,,愣是從賽車片賽道強行超車到諜戰(zhàn)片賽道,,短短幾年便實現(xiàn)了飆火車、飆坦克,、飆飛機、飆潛艇的“進化”,,甚至離大譜地飆到外太空,。
可能正是因為《速度與激情》“進化”得離譜,后程反倒顯得實拍特技的珍貴,。同樣是迪拜之旅,,《速度與激情7》通過CG實現(xiàn)豪車在迪拜高塔之間的飛躍,《碟中諜4》的阿湯哥則實打?qū)嵉貟煸陔x地六百多米的迪拜塔123層外高空拍攝,;《速度與激情7》的飛車畫面只是一時驚艷,,而阿湯哥的極限鏡頭不僅與迪拜塔同在,亦可寫進極限玩家史冊,。
真人實景特技拍攝的好處在于腎上腺素飆升的代入感,。以《碟中諜2》開篇的攀巖為例,就算知道畫面里抹掉了安全繩,,但那臨淵的一墜和一躍,,驚心動魄之余,還帥呆,。阿湯哥僅憑一根繩子在迪拜塔上閑庭蕩步的場景,,我們只能在夢中實現(xiàn)。
誠然,,CG也有CG的好處,。比如它可以實現(xiàn)很多真人無法完成的任務(wù),,并充分解放想象力。現(xiàn)實中不可能給你一艘核潛艇去破冰,,CG可以,;現(xiàn)實中不可能讓你把車飆到大氣層外,CG可以,。相比之下,,極限特技則是有極限的,無法任憑想象,。極限的瓶頸到了《碟中諜8》中,,結(jié)果是阿湯哥又又又扒飛機了。
飛機肉搏的場景在《碟中諜6》中用過,,對手還是后來上位“超人”的亨利·卡維爾,。《碟中諜5》中的扒飛機橋段足以封神,,這次升級為連打帶削的雙連扒,,難度升級,但視覺疲勞在所難免,,況且還是全篇三幕結(jié)構(gòu)的高潮戲,。無怪機智的網(wǎng)友獻上網(wǎng)絡(luò)童謠一曲:“紅飛機扒,紅飛機扒,,紅飛機扒完黃飛機扒,;黃飛機扒,黃飛機扒,,黃飛機扒完跳飛機吧,!”
這還不是關(guān)鍵硬傷,最大的硬傷是三幕結(jié)構(gòu)里的第一幕,。為了把前七部的劇情串起來,,《碟中諜8》用了一整幕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在那對臺詞或閃回。阿湯哥文戲的短板眾所周知,,也正是文戲短板方選動作爆米花路徑,,只要阿湯哥動起來,燃起來,,文戲的苛責也就少了,。然《碟中諜8》這次卻避長揚短,上來整了幾十分鐘的文戲,。
故事從第二幕才算真動起來——小隊兵分兩路的平行剪輯:一路赴冰原,,一路下深海。說實話,挺享受伊森下海的這場幽閉戲,。人物戴上呼吸面具,,看不清臉也不用看臉,關(guān)鍵還沒臺詞——安靜而幽深,,孤獨而絕望,,窒息感拉長、拉滿,。深海戲的設(shè)計非常到位,,不僅放在一整個《碟中諜》系列里別具一格,放在一整個動作片江湖,,也是創(chuàng)意十足,。
此段落不少人吐槽主角光環(huán),深海窒息那么久,,靠個簡易裝置竟減壓并復(fù)活,,太扯。但冰海復(fù)活的奇跡我的確略有耳聞,。類似案例如今年早前上映的《最后的呼吸》,,影片改編自2012年真人真事,是個深海斷氧三十分鐘依舊被救活的真實案例,。這場戲真正的槽點在于,,千米深海,沒有抗壓裝置的伊森如何做到不被壓扁,。
要深究起來,,劇情邏輯的槽點更要命�,!兜姓�8》的反派乃覺醒的人工智能“智體”,,通過與“智體”的連接,,未來和人物走向在伊森腦中預(yù)演過了,,而伊森卻非要跟人工智能玩“拼手速”游戲�,!稄�(fù)仇者聯(lián)盟4》的奇異博士還能算出14000605分之一勝率,,“智體”的算力算不出自己那100毫秒的破綻?再說都人工智能了,,重啟文明的方式還抄傳統(tǒng)反人類反派的昏招,,這“智體”是好萊塢劇本喂大的無疑。
吐槽歸吐槽,,均抹不去阿湯哥三十年的自我突破與堅守——百煉成鋼,,終于自成派系。同樣是玩酷耍帥的流量明星,,人家可以為一場戲去拼命,,我們的則連劉海都不舍得剪,;人家為一個鏡頭懸崖摩托極限跳傘十次八次,咱們的戲外去玩?zhèn)攀巖,,恨不得把文章做到火星,。格局、敬業(yè)和情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想來如今的阿湯哥也是六十好幾,小伙熬成老伙,,靚湯依舊是靚湯,。(作者為電影評論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