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世界金槍魚日推動海洋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
2016年9月8日,,聯(lián)合國大會宣布每年的5月2日為“世界金槍魚日”(WorldTunaDay)。2016年12月,,聯(lián)合國大會正式通過決議,,設立這一國際日,。2017年5月2日成為了首個國際公認的世界金槍魚日。該節(jié)日的設立,,旨在提高人們對金槍魚的認知和保護意識,,促進金槍魚的可持續(xù)利用。
金槍魚族(學名:Thunnini)是硬骨魚綱,、鯖形目,、鯖科下的一族海洋魚類,包含5屬15種金槍魚,。金槍魚族中的物種體型差異巨大,,最小的金槍魚是圓舵鰹,最大長度僅為50厘米,,重量1.8千克;而最大的金槍魚則是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最大長度可達4.6米,,重量684千克,,平均長度為2米,壽命可能長達50歲,。金槍魚是能夠維持比周圍水體溫度高的物種,,是活躍而敏捷的食肉動物,擁有光滑的流線型身體,,是游動速度最快的遠洋魚類之一,。
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而金槍魚作為一種重要的海洋資源備受關注,。
由于少數(shù)國家的過度捕撈,導致南方藍鰭金槍魚遭受了很大影響,,它們的瀕危等級一度被IUCN評為極危(CR),。
據(jù)統(tǒng)計,2006年前后日本每年過度捕撈的南方藍鰭金槍魚總量可能高達12000噸至20000噸,。所幸,,經(jīng)過多年的恢復,南方藍鰭金槍魚的種群數(shù)量已經(jīng)開始回升,,2021年年初,,其瀕危等級回調至瀕危(EN),與大熊貓平級,但它們的種群數(shù)量仍僅有原本的20%,。
除此之外,,大眼金槍魚瀕危等級也被評估為為易危(VU),而北方藍鰭金槍魚的太平洋亞種和大西洋亞種的歐洲種群都是近危(NT),。
長期的過度捕撈和環(huán)境破壞,,金槍魚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為了喚起人們對金槍魚資源保護的重視,,世界金槍魚日應運而生。
通過這一天的活動,,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金槍魚的生存現(xiàn)狀,,認識到保護金槍魚資源的重要性,并采取實際行動為金槍魚的未來貢獻力量,。
“任何一種生物都不應因人類的美麗或美食而滅絕”,!。2017年6月12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發(fā)會”)成功推動國內電商平臺巨頭下架了其所售藍鰭金槍魚,,并敦促企業(y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藍鰭金槍魚的生存贏得喘息之機,。為推進金槍魚資源的保護,,中國綠發(fā)會宣布將每年6月12日設立為“藍鰭金槍魚日”,,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提高對這一瀕危海洋物種的認知,,并提升保護意識,。“藍鰭金槍魚日”的設立,,為這一極危物種迎來了一個生存的轉折點,。
在世界金槍魚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喚起人們對金槍魚的關注,,共同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海洋及海洋資源,、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