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細,、深上下功夫
江南古鎮(zhèn)黎里,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的長三角中心腹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里有一座“六悅博物館”,里邊收藏了4萬多個老物件,,包括各式古建筑構件,、古董家具、木石雕刻,,以及曾屬于古代廟宇和住宅的工藝品等,。它們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故事,融合在兼容并蓄的吳文化之中,,散發(fā)出特別的魅力,。這家博物館的主人是一位美籍人士,中文名字叫杜維明,。他在中國度過了四十余年,,從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年輕人,成長為一位擁有豐富中國歷史知識的收藏家,。
杜維明的故事充滿了激情,、執(zhí)著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這也是我們選擇將他的故事記錄下來的原因,。我們蘇州市吳江區(qū)融媒體中心的紀錄片團隊歷時一年多,,創(chuàng)作完成了25分鐘的紀錄片《小鎮(zhèn)來客》。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在“學習強國”平臺上重點推出的作品,,展示這些老物件,,講述杜維明的故事,促進中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讓西方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同時,我們也希望這部作品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真”就是呈現(xiàn)真實的故事,。在拍攝過程中,我們注重捕捉真實的場景和情感,,刻畫出一個未經(jīng)藝術加工的人物,,展現(xiàn)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老物件的珍視和對文化傳承的關注,。比如我們跟拍杜維明到外地收老物件時,,因為老建筑年久失修,房屋頂部的瓦片突然掉落,,其他人都有點驚慌失措,,唯有杜維明淡然自若地站在一旁,。這個小場景被我們捕捉下來,并收錄在片中,,這正是他收藏老物件的日常,,同時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細”就是重視細節(jié)的營造,。在拍攝過程中,,我們采用多種拍攝技巧,努力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的真實性和生動性,。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拍攝和整理素材,,力求不放過每一個有意味、有意義的細節(jié),。我們盡力捕捉杜維明的情感變化,,記錄博物館的微妙變遷�,!爸袊陌l(fā)展太快了,!其他國家要上百年才能達到的發(fā)展成就,中國只用了四十年,,中國速度讓世界驚訝,!”坐在高鐵上的杜維明說這句話時,雖然被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但觀眾還是能透過鏡頭看到他眉飛色舞的表情,。對細節(jié)的捕捉、關注和處理,,是創(chuàng)作一部好作品的“必修課”,。
“深”就是追求深度的表達。為了創(chuàng)作好這個作品,,我們自我加壓,,參考了不少同類型的優(yōu)秀紀錄片,借鑒優(yōu)秀的拍攝技巧和敘事手法,。團隊成員還集中學習相關地理,、歷史文化知識,并邀請紀錄片業(yè)內專家,、蘇州文化學者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文化支持,,讓創(chuàng)作更有底氣。我們積累了近百小時的素材,,如何結構,如何取舍,,如何理出一條主線,,成為幸福的煩惱,。經(jīng)過長時間的梳理,最終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片段,,選擇用杜維明的同期聲串聯(lián)內容,,使得故事現(xiàn)場感更強,內容更加引人入勝,,增加了紀錄片的思想內涵,。同時在剪輯上注重節(jié)奏把握,將精美,、驚險,、驚嘆等元素充分融合,增強了作品的可看性與辨識度,。
如果沒有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真摯熱愛,,沒有對傳統(tǒng)工匠精神的無比崇敬,就不會有“老外”杜維明四十余年不間斷的“淘寶”故事,,更不會有這個博物館,。我們希望通過《小鎮(zhèn)來客》這個作品,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老百姓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遷,,也從一名外國人的視角見證中國奮力奔跑,、闊步前行路上的美妙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