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晝夜巡守集裝箱成臨時的家
在南昌高新區(qū)管委會鯉魚洲管理處,,有一條橫亙在鄱陽湖和五星墾殖場之間的保護屏障——紅旗聯(lián)圩(五星段,、將軍洲段),。該段圩堤全長14.89公里,,是鄱陽湖防汛的重點圩堤。
自6月27日鄱陽湖水位超警戒后,,來自鯉魚洲管理處的160余名防汛人員便一直駐守在這里,。他們面朝鄱陽湖、背對土生土長的家園,,用一天24小時的晝夜值守,、2小時的巡堤查險,書寫著他們的堅守故事,。
堤外,,湖水一望無際,連續(xù)涌起的波浪不斷拍打著堤岸,;堤內,,田里的早稻陸續(xù)進入成熟期。鄱陽湖防汛的戰(zhàn)線之一——紅旗聯(lián)圩(五星段)就在這里,。
7月8日是巡護員在堤壩上值守的第11天,。當天上午11時許,,烈日炎炎,在梅池村責任段防汛哨所,,村委會副主任萬脈良衣服上的汗水還未干,,眼看著下一輪巡堤時間將近,便套上雨靴,、戴上草帽,,與另外3名隊員帶好鐵鏟、木棍,、救生衣等器具,,開始了又一輪巡堤。
他們的巡堤范圍主要是梅池村責任段的迎水坡和背水坡,,迎水坡位于紅旗聯(lián)圩(五星段)東面,,萬脈良一行需要沿著湖邊行走,觀察固坡板是否被浪打裂,、六角塊是否脫落等,;背水坡在堤壩西面,雖是平地,,但考驗著巡護員的眼力,,能否及時發(fā)現(xiàn)地面出現(xiàn)泡泉、滲水等情況,。
下午6時30分,,梅池村村委會副主任張日龍等人接替了萬脈良等人,他們這組需要值班到9日上午6時30分,�,!鞍滋煅驳桃惶讼聛�1小時,晚上巡堤一趟大約20分鐘,�,!睆埲正堈f,夜間條件有限,,為了保障巡護員安全,,只能用手電筒照射水面,站在堤上觀測沿岸湖水是否渾濁,,并仔細排查隱患點,。
梅池村責任段全長1800米,一共有16名村干部和村民24小時值守,。在紅旗聯(lián)圩(五星段,、將軍洲段)共有9個這樣的防汛哨所,每個哨所都按照一公里六個人的標準配備了相應的巡堤員,24小時輪班上崗,,一天下來需要在責任段區(qū)域走上12個來回,。
上午8時,鯉魚洲管理處平安辦劉強在完成第一輪巡查任務后,,熟練地將10個已經喝完的桶裝水水瓶裝入三輪車后座,,并騎車去兩公里以外的指揮部灌自來水。他所在的三分場哨所因為距離分指揮所,、村莊都很遠,,無法接自然水管,便想著用這個方法保障大家洗菜,、洗臉等生活用水,。“我一般上午8時灌一次,,下午4時30分左右水剩得差不多了,,再去灌一次,一天最少灌20桶,�,!眲娬f。
“我們除了在這里休息外,,平時吃飯也在這里,。晚上吃完飯后,有一小時的洗澡時間,,沒輪到班的巡護員兩人一組,,先回家洗澡,一小時以內趕回哨所,,再換下一批人回家洗澡,。”一名巡護員告訴記者,。
上午11時許,,在四分場哨所,,四分場黨支部書記閔建國正在集裝箱內的一張簡易木桌上填寫著防汛記錄本�,!盀榱藢崟r記錄巡堤情況,,巡護員需要在巡護過程中將觀測到的信息發(fā)到工作群,方便指揮部與哨所第一時間掌握情況,�,!�
晚上11時左右,三分場黨支部書記陶洪輝與新來支援的五星社區(qū)黨支部書記萬勇強正在集裝箱內等待著下一輪巡堤時間的到來,。18平方米的集裝箱內,,不僅有4張折迭床,,還有鍋碗瓢盆、灶臺等廚房用品,�,!拔覀冞@里條件比較簡陋,只有一個集裝箱內有四張木床,,留給了剛值完班的人休息,。另一個集裝箱白天是廚房,晚上是臥室,。這些折迭床是我們自己從家里或單位搬過來的,,可以在值班期間小憩一下�,!比f勇強說,。
記者從鯉魚洲管理處了解到,這次當?shù)毓灿?60余人駐扎在防汛一線余名,,他們被叫作“第二代防汛人”,。
20世紀70年代,鯉魚洲管理處當時叫五星墾殖場,。剛建場時,,當?shù)剞r民為防止湖水破壞農田,便開始投入人力防汛,,他們是“第一代防汛人”,。如今在一線第二指揮所擔任技術指導工作的黃金河就是其中之一,有著36年的防汛經驗,。
已經是爺爺輩的陶洪輝,,19歲時就開始跟著老一代防汛人處理棘手險情,如今他作為三分廠責任段負責人,,對于泡泉,、固坡板是否被浪打裂等險情,能夠第一時間迅速作出反應,,及時上報,、及時處理。他們這代被稱為“第二代防汛人”,。
現(xiàn)在,,“第三代防汛人”也在陸續(xù)涌現(xiàn)。在一分場責任段哨所,,豫章師范大學大一學生,、“04年”小伙劉宇豪主動提出要來防汛一線幫忙,他的父親是上文提到的“桶裝水師傅”,母親也在分指揮所從事后勤工作,;鯉魚洲管理處黨群辦謝宇帆,、一分場職工王如意……這些有些多年工作經驗的“00后”,都來到了防汛一線堅守,。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