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瓜怎么解讀?
在自家書房中手捻狼毫,,在宣紙素箋上寫下這四個字,,落款“九五老人”后,,又仔細地蓋上了三枚印章。此前一日,,剛剛召開了全市“干字當頭,、狠抓落實”新春動員會,開年奮進的新春氣象,,從報紙、手機中傳來,,也在這位老者的筆墨間悄然流淌,。
“現在有人來要字,我都寫‘師古悟今’,。時代不斷向前發(fā)展,,不學習就落后了。”自1994年離休后,,李鴻民情系桑梓,,傾心文史,并積極推廣標準草書,,對于上門求字者他總是有求必應,,并根據當下時勢題寫“關鍵詞”。
每天都看《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徐州日報》的李老翻開自己的日記,,向記者說起他最近的“新聞摘要”:“202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豐縣梁寨鎮(zhèn)的陳家振被評為先進個人,,可喜可賀,。”
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每五年評選一次,,這次評選的450位先進個人中,,陳家振是我省15位先進個人中唯一的徐州人。2019年,,李鴻民也是作為徐州唯一入選者,,獲得了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吹郊亦l(xiāng)豐縣梁寨鎮(zhèn)又出了一位全國先進,,李鴻民老人十分欣慰。
他們兩人,,一個出生于1931年,,一個出生于1957年,年齡相差26歲,,都在告別了曾經忙碌的工作崗位后,,沒有停下奮進的腳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深刻內涵,,繼續(xù)書寫精彩人生。
從在職時的“文官”到離休后的全國“最美老干部”,,李鴻民被老友——徐州文史學者田秉鍔這樣稱贊:“在位,、在職之日,關注文化傳統(tǒng),、文化事業(yè)和文化人的命運,;離休后以文人之身參與社會活動,一如既往地關心家鄉(xiāng)發(fā)展,、情系家鄉(xiāng)建設,�,!�
1999年,他帶領一群離退休干部籌辦宣武老年大學,;2014年,,他將自己在華山縣和徐州地委工作期間形成的61本工作札記捐贈給市檔案館;2016年,,他多方牽頭,,組織學者編纂出版《徐州明清十人文萃》;從2001年開始,,他在家鄉(xiāng)梁寨鎮(zhèn)搶救性保護李蟠狀元碑等珍貴遺存,,興建狀元碑園,并捐資10萬元推動地方政府復建了豐縣程子書院……翻開2023年結集的四卷本《李鴻民文選》,,一串串實干的足印躍然紙上,。
“人到老了得有‘四忘’,忘記身份,,忘記年齡,,忘記功勞,忘記恩怨,,但‘師古悟今’的學習精神不能丟,。”李老感慨道,,“以前上私塾,,讀的是古人的經典,那是一輩子的老師,。今年春節(jié),,重孫們來拜年,他們年齡雖小,,但用起手機比我強,,懂得也多。春節(jié)后,,我用上了平板電腦,,平時書也看,網絡也看,。只有多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提起被表彰的小老鄉(xiāng)陳家振,,李老說之前并不認識,但這幾日從網上,、報紙上看了他的事跡介紹:“豐縣過去是落后縣,,近年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豐縣梁寨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高級畜牧師陳家振今年68歲,,他以科技帶動村民致富,,是我們梁寨人的驕傲�,!�
出生于豐縣梁寨鎮(zhèn)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陳家振,,3歲時因突患脊髓灰質炎導致右腿殘疾,升高中時,,成績優(yōu)異的他因為身體殘疾而失學,。后來,陳家振被推薦到梁寨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工作,,一干就是40年,。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陳家振回憶道:“成績都是干出來的,。剛到獸醫(yī)站時,,我聽說鄰鎮(zhèn)的老獸醫(yī)家里有一套獸醫(yī)教材書,借來后硬是一頁頁全抄了下來,�,!�
2017年退休后,陳家振為造福桑梓躬耕不輟,,繼續(xù)發(fā)揚工匠精神,,開展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的科技攻關,獲得多項發(fā)明專利授權,,成為一位遠近聞名的“羊教授”,。他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先后幫助100多人辦起了百只以上規(guī)模羊場,,招引一家萬只規(guī)模羊場——徐州漢羊牧業(yè)有限公司在豐縣安家落戶,,取得社會經濟綜合效益超億元,帶動2000多名農民養(yǎng)羊致富,。
近年來,,陳家振先后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工作者,、“中國好人”,、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創(chuàng)業(yè)之星等,,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還被央媒專題報道�,!笆羌亦l(xiāng)的土地養(yǎng)育了我,,我應該用畢生的精力服務鄉(xiāng)村,。”對于再一次的榮譽加身,,陳家振很淡定,。
陳家振對梁寨鎮(zhèn)鄉(xiāng)賢李鴻民早有耳聞:“雖然沒有見過,但李老對家鄉(xiāng)經濟文化建設的貢獻和終身學習的精神令人敬佩,。我們梁寨鎮(zhèn)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李老倡議下復建的程子書院,,在老百姓中間傳遞了讀書學習的良好風尚,。”
雖然是一名“50后”,,陳家振在網絡新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上卻總能與時俱進:“一些養(yǎng)羊戶位置偏遠,,他們需要行業(yè)信息,我就通過微信群,,把信息分享給他們,。還先后在微信視頻、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注冊了賬號,,向近百萬人在線講授養(yǎng)羊技術。為方便群眾隨時咨詢,,我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
一年之計在于春,。問起新春打算,,陳家振篤定地回答:“繼續(xù)用科技為農民蹚路。目前,,我正在規(guī)劃試點無人養(yǎng)羊,、手機養(yǎng)羊等智能養(yǎng)殖模式,計劃推出‘羊倌說羊’公共教學平臺,,一周播一次,,幫助更多村民養(yǎng)羊致富�,!�
此季的徐州,,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兩位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正以不輸年輕人的活力,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芒,,以歲月沉淀后的智慧與從容,,擁抱春天,向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