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研學游噱頭化既沒研也沒學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近年來,,研學游特別受家長和學生追捧。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研學游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達到1791億元,,同比增長21.9%;到2028年,,更是將突破3000億元,。
馬上就要到寒假了,研學游市場又將迎來旺季,。不過,,一些貨不對版、槽點滿滿的研學團卻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據說有人花8000元報的研學團,,結果在清華門口拍張照就走了;還有的研學團講解基本都是在車上完成的……這種種亂象讓研學游變成了“到此一游”,。為此,北京市文旅局于近日發(fā)布了3.0版的旅行社研學旅游服務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嚴禁打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旗號收客,。我們先從一些糾紛來看看,這種行為會造成哪些惡劣影響,。
在清華大學校門口,,十分鐘內就可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來支研學團隊到此打卡拍照,有的研學領隊更是提前準備好了學位服讓學生現場更換,,更有人因為拍照產生糾紛,,當著學生們的面大打出手,。
到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也成為各種研學游產品主打的宣傳噱頭,,收費往往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然而,,由于清華北大為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科研秩序,,每日對外開放的預約量有限,,學校相關規(guī)定也明確不對旅行社,、研學團開放預約,因此,,一些研學團承諾的清華北大校園深度游,,也就變成了“到此一游”,。
校園難以進入,,有些機構便打起了學校家屬區(qū)、科技園區(qū)的主意,。在清華科技園,舉著旗子的研學團隊也是絡繹不絕,,不少家長和學生在研學導游的忽悠下誤以為這里就是清華大學,,甚至有一些公司將辦公場所承租給研學團、旅行社,,變成了冒牌的清華課堂,。為了能夠真正帶團進入清華北大校園,一些研學機構和旅行社也絞盡腦汁,,有商家謊稱和學校提前報備,實則卻是編寫代碼搶約學校入校名額,,或者通過校內師生或校友協助預約入校,。
北京大學保衛(wèi)部工作人員 您不要相信任何研學機構或者什么的,我們不跟旅行社合作,,也不跟這種合作,,沒有的。因為確實想來的人太多了,,咱們就是為了打擊黃�,;蛘呤裁吹淖隽舜罅康墓ぷ鳎袁F在才能盡量保證都是大家個人能搶,。
像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F實中,,有些機構明明知道清華、北大入校有限制性條件,,卻通過“打信息差,、在廣告上打擦邊球”等手段,進行“夸大,、虛假宣傳”,,進而忽悠家長報名。此次北京市文旅局正是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發(fā)布了“3.0版研學旅游服務規(guī)范”,。除了嚴禁“打著名校旗號收客”外,還有哪些具體規(guī)定呢,?
《北京市旅行社組織或承辦未成年人研學旅游服務規(guī)范(3.0版)》對全市旅行社組織研學旅游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首先,旅行社應根據不同學齡階段學生有針對性設計開發(fā)研學旅游課程,,以各學段各年級教學內容為參照,,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精選主題,,(確�,!坝斡兴小薄奥糜兴鶎W”,)避免“只旅不學”,;對研學旅游產品進行宣傳推廣時,,必須真實、清晰,、準確明示研學旅游課程內容,、師資情況,以及行程,、交通,、住宿、餐飲,、是否進入學校參觀和體驗等關鍵核心內容,,嚴禁用夸大、模糊,、偷換概念、語焉不詳等方式虛假宣傳攬客組團,;嚴禁打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的旗號收客,應從有關高校為中小學校提供的正規(guī)團隊渠道辦理預約申請,。
其次,,旅行社要針對研學旅游參與者都是中小學生的特點,,優(yōu)中選優(yōu)確定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供應方;應與學生法定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簽訂包價旅游合同,,明確研學旅游的內容,、導師、行程安排,、服務標準,、安全責任、退費標準,、不可抗力等條款,;收取研學旅游定金或費用時,要按規(guī)定存入公司對公賬戶,,不得誘導通過添加旅行社員工私人微信,、支付寶等,將研學旅游定金和費用轉入旅行社員工個人賬戶,。
《規(guī)范》還明確,,旅行社應規(guī)范備案電子行程單,依規(guī)如實準確填報導游,、司機,、研學旅游團成員、線路安排,、研學旅游點位等信息,;要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提供符合標準的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不得擅自變更行程,、降低服務標準,。
此外,旅行社要設立投訴受理專門機構并配備專職人員,,向游客多渠道公布投訴處理聯系人和聯系電話,、郵箱等信息,確保及時收到,、快速響應和妥善處理有關投訴,。
專家表示,研學市場急速升溫,,但當前研學行業(yè)準入門檻仍然較低,,市場魚龍混雜,,行業(yè)經營內容涉及教育、文旅,、工商,、科技等多個領域,監(jiān)管需要形成合力,。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陳志文 應該由某個部門牽頭,,然后多部委聯合執(zhí)法,對這種研學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欺詐,,包含價值的管制進行必要的管理。
今天來到演播室的觀察員是徐佳妮,。佳妮,,你好�,?吹竭@些亂象,,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問,這些動輒花費成千上萬元的名校研學游,,到底游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有名無實的“清北游”,,讓家長和孩子平白遭受損失,。對此你怎么看?
每到假期,,研學游市場都呈爆發(fā)式增長,。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名研學團,期待孩子見見世面,,但當激增的需求碰上了并不充分的供給,,矛盾不可避免,暴露出諸多亂象,。事實上不只新聞當中所報道的,,名校深度游成“到此一游”,市面上一些其它的研學項目也魚龍混雜,,有很多家長在網上吐槽,,比如安排很亂、住得很遠,,安全沒有保障,,價格虛高等等。所謂的研學游,,既沒有“研”也沒有“學”,,不少人直呼上當。研學游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方式,,一些研學游項目只重營銷,,缺少“有營養(yǎng)”的內容,如此唯利是圖,,顯然丟了行業(yè)立身之本,。
這次北京市對這一亂象放大招,正是為了推動研學游回歸本質,。給旅行社宣傳研學游畫紅線,,同時鼓勵旅行社開發(fā)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研學游產品,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毫無疑問,,這一舉措是對研學游市場的一次糾偏,拒絕研學游過度功利化,、噱頭化,,讓研學游有望回歸到“學”的本位。我想,,出臺規(guī)定只是第一步,,之后還需要相關部門依法依規(guī)加強監(jiān)管,旅行社也要自覺遵守規(guī)定,,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家長們也需要理性看待研學游,,不要盲目跟風,。其實我想,只要孩子能有所收獲,,不管是去高校還是去田野,,都是很好的選擇。我們也觀察到,,現在也有一些家長放假把孩子送回農村老家,,走進大自然,體驗不同的生活,。不研學,、不補課、不旅游,,過一個接地氣的假期也可以成為一種新的風尚,。說到底,不論以什么方式過假期,秉持一顆純粹的心,,孩子們才能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