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大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
燈火璀璨的洪崖洞,、車水馬龍的朝天門,、古韻悠長的磁器口……今年除夕之夜,作為央視春晚分會場,,重慶市眾多熱門景點通過鏡頭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綿延千里的嘉陵江與長江如同兩條白龍繞城而過,參差的地勢與錯落的華燈造就重慶立體的城市煙火,。春晚熱度“加持”,,本就常年霸占旅游各大榜單的重慶更是火爆出圈。
作為“網紅城市”,,其實,,這里還是一片紅色熱土——早在1926年,中國共產黨就在重慶建立了黨組織,,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此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之一的紅巖精神就誕生于此。
時光如水,,巴山渝水見證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光榮事跡,,積淀了豐厚的紅色底蘊,成為該市發(fā)展紅色文旅產業(yè)的富礦,。作為紅巖精神的重要發(fā)源地,,該市沙坪壩區(qū)擁有29處革命紀念遺址,13處紅巖景區(qū)核心景點,。該區(qū)國防教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軍地有關部門借勢文旅熱度,,發(fā)揮紅色資源優(yōu)勢,,推進紅色文旅與國防教育有機融合,打造“紅色文旅+國防教育”模式,,讓紅色基因刻進城市記憶,,促使全民國防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落,。
立春時節(jié),,薄霧籠罩山城。白公館景區(qū)人流如織,,游客們或圍著講解員聆聽歷史故事,,或步入遺址內參觀展覽,現場秩序井然,。記者看到,,景區(qū)服務臺設有打卡答題點,,游客可在此領取答題卡片�,?ㄆ嫌∮信c紅巖歷史相關的問題,,回答正確,便能獲得一枚精美印章,。
“我們在歌樂山革命紀念館,、渣滓洞景區(qū)、白公館景區(qū)等地都設置了打卡答題點,�,!本皡^(qū)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游客答對所有點位問題,,就能集齊印章,,換取紀念品。通過打卡答題的方式,,將部分紅巖文化舊址串聯起來,,引導游客深入了解紅巖歷史、感悟紅巖精神,,是該區(qū)有關部門在今年春節(jié)前夕推出的“踏尋紅巖足跡,、感悟紅巖精神”文化遺產“體驗游”。走完整條線路,,來自北京的游客齊先生感慨道:“短短幾日的重慶之旅,,觀了美景、嘗了美食,,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深入了解了這片熱土的紅色文化和革命故事,,對大人和孩子都很有教育意義�,!�
該區(qū)國防教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優(yōu)勢,他們整體統(tǒng)籌,、全域聯動,摸排散落在全區(qū)各地的各類革命遺址,、舊址,區(qū)分不同時期,、不同主題,,將分散的紅色景點串聯成線,推出精品紅色旅游線路,,幫助游客深入系統(tǒng)地了解當地紅色文化。
除了傳統(tǒng)的參觀游覽,,在該區(qū),,“紅色游”還有更多打開方式:充滿重慶傳統(tǒng)特色的磁器口古鎮(zhèn)為游客準備了一道豐盛的紅色文化大餐——大型紅色舞臺劇《重慶·1949》全天候上演,,生動演繹解放前夕發(fā)生在磁器口的紅色故事,3D動態(tài)全景音畫和實景復原更是將游客帶回到那座黎明前的“山城”,;真人沉浸式劇本殺《請回答1949》,,以角色扮演和互動交流的方式,帶領參與者體驗革命故事,,受到年輕游客的熱烈追捧,;互動場景體驗作品《在烈火中永生》,以交互性的融媒體技術為載體,,讓游客化身中共地下黨員,、各界愛國民主人士、普通重慶市民等人物角色,,以不同人物視角了解紅色歷史,;充滿紅色印記的冰箱貼、水杯,、扇子等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讓游客得以將一座城的紅色記憶打包帶回家……創(chuàng)意十足、內涵豐富的文化衍生產品,,不僅讓該區(qū)紅色文化“活”起來,,也擴寬了國防教育的舞臺。
記者點擊進入紅巖魂陳列館的線上虛擬游覽區(qū)域,,手指輕點鼠標,,跟隨VR地圖,陳列館內外全景以及展陳的虛擬景象真實清晰,,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進入沙坪壩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線上參觀系列紅色文物展覽,;點擊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線上為紅巖烈士獻花、鞠躬,、留言……如今,,線上打卡成為當下旅游的新風尚,也為國防教育跨越時間和空間提供了更多可能,。
這幾日,,記者沿著嘉陵江畔一路向東,喜慶的燈籠鋪展出濃烈的紅,。國防教育標語,、橫幅隨處可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走廊星羅棋布,,蘊含著浸潤心靈的光芒,。
據統(tǒng)計,春節(jié)假期,,該區(qū)累計接待游客300余萬人次,,遍布全區(qū)的紅色場館、戰(zhàn)爭遺址等紅色景區(qū)備受游客青睞,,紅色之旅成為“網紅路線”,。該區(qū)人武部領導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將聯動地方有關部門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用多種形式展示紅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體驗紅色之旅,,讓游客在寄情山水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國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