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里是江蘇!老西門大街:昔日繁榮街巷今猶獨特古韻
日期:2024-10-16 來源:原創(chuàng)/投稿/轉載 瀏覽次數:179
中唯一僥幸保存下來保持原有風貌的古街,。遺憾的是,作為大街端點的慶成門上,,重檐城樓以及偏門單檐城樓皆毀于戰(zhàn)亂。
老西門大街的沿街民居,,仍然保留著清末民初時期磚木結構小瓦店面房,、小瓦樓房的建筑風貌,其中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32處,。
老街西南是文渠的源頭——磯心閘,,緊靠城墻便是西水關。隔河相望就是風景秀麗的月湖,。老街內共有三座橋,,連接文渠兩岸,東端連接西長街的南市橋,,中段有連接縣西街的草橋,,西端連接去月湖的兵馬寺巷的紅橋。
昔日的老西門大街是淮安城內進出西門碼頭,、輪船碼頭的唯一的通道,。明清時期,正德帝,、康熙,、乾隆、嘉慶皆從老西門大街進(出)淮安城,。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著名作家袁鷹、著名的少兒團體新安旅行團等都是從這條街走出淮安城,,登上小火輪,,走向全國的。
這條大街上還誕生了一個革命家庭——楊肖禹家庭,。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楊肖禹和長子楊道生毅然變賣了田地,、房屋和雜貨店,毀家鬧革命。病逝后,,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為其撰寫了墓志銘,,中直機關黨委也向她敬送了挽聯(lián)。
西門大街西段東首有一幢具有典型江淮地區(qū)民居建筑風格的二層樓房,,這座樓房是淮安化學工業(yè)的搖籃,、第一家民族化學工業(yè)的生產廠家——霍氏皂所的舊址。20世紀30年代初,,私營工商業(yè)主霍培元,、霍培亨兩兄弟創(chuàng)辦培元化學制造廠,生產的“國光牌”肥皂,、歪子油等民用化工產品,,暢銷兩淮、泗陽,、宿遷等地,,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