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升旗時間
升旗儀式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與集體教育的重要儀式,,同時國旗也是一個國家的標志,,象征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所在。在各種重大活動的舉辦儀式里,,常常會舉行升旗儀式,,而且當舉行升旗儀式時,除了記者外所有人不可隨意走動,、嬉皮笑臉,,必須注視國旗,以表示對國家以表示對國家的熱愛與尊重,。國內(nèi)外最有名的升旗儀式要數(shù)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天安門升旗手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每天都會在太陽升起的同時升起國旗,而每年國慶期間也吸引著大批游客齊聚于此觀看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北京天安門廣場國旗升降時間:早晨升起,,傍晚落下(遇有惡劣天氣,可以不升旗),。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1977年底至1982年12月,,由衛(wèi)戍部隊的兩名戰(zhàn)士擔負升國旗任務,一人引路,,一人扛旗,,但場面不夠莊嚴!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總隊第六支隊十一中隊五班進駐天安門,,擔負天安門廣場升降和守衛(wèi)國旗的光榮任務。從此,,我國有了第一套規(guī)范的國旗升降儀式,。原來的2人升旗改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護旗,,正步前進。同時,,統(tǒng)一了著裝,,編制出了升降旗的時間表,從此這個班被人們稱作“天安門國旗班”,。
1991年初,,“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正式成立,并從1991年5月1日起實行新的升降國旗儀式,。國旗護衛(wèi)隊由36名武警官兵組成,,負責每天升降國旗。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和重大節(jié)日,武警軍樂團在現(xiàn)場演奏國歌,。
在中國歷史上有過三種國旗,,分別是三角黃龍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隨著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規(guī)定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一直沿用至今。
五星紅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聯(lián)松設計,,以紅色北京及1顆大星與4顆小星為圖案,,其中紅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黃色,,有象征中國人為黃種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chǎn)階級(即原“士,、農(nóng)、工,、商”之所謂“四民”,,但依共產(chǎn)主義意識形態(tài),順序被改為“工,、農(nóng),、士、商”),。四顆小星環(huán)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擁護,。
北京升國旗幾點,?天安門廣場國旗升降具體時間是由北京天文臺的天文學家林亨專門計算的,是根據(jù)北京日出與日落時間進行確定的,。
早晨,,當太陽的上部邊緣與天安門廣場所見地平線相平時,為升旗時間,,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由早晨7時36分逐漸提前到凌晨4時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約1分鐘,;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時間由4時46分逐漸推遲到7時36分,平均每天推遲52秒鐘,。12月31日到1月10日與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時間分別為恒定的7時36分與4時46分。
傍晚,,當太陽下落到地平線相平時為降旗時間,,降旗時間同樣分為逐漸推遲和逐漸提前的兩個時段,。(注意:遇到陰天、雨天和雪天,,升旗和降旗的時間與前一天相同,。)
1、在場所有人員必須肅立,、端正,,當國歌奏起、升旗儀式開始后場內(nèi)全體人員都要起立,,要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軍人要行軍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其他人員要行注目禮,。場外觀眾、主席臺上的貴賓,、場內(nèi)的工作人員,,除了身穿制服外,一律應當脫帽,,并摘下太陽鏡,。
2、面向國旗行注目禮時神態(tài)要莊嚴,,升旗儀式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隆重的儀式,在場人員要行注目禮,,仰視國旗冉冉升起,。
3、升旗儀式時要保持安靜,,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嬉鬧談笑,,接打電話和吃東西等,,這些都是對國旗的一種極大的不恭敬。
4,、升國旗時應唱國歌,,并注意儀態(tài)。個人對國旗的尊重,,不但要體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還應體現(xiàn)在儀態(tài)儀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