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xué)而篇:16章全文及翻譯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打印本頁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xué)到的東西按時去溫習(xí)和練習(xí),不也很高興嗎,?有朋友從很遠(yuǎn)的地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君子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那種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觸犯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的。有德行的人總是力求抓住這個根本,。根本建立了便產(chǎn)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xiàn)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自己說沒有學(xué)過什么,,我也一定要說他已經(jīng)學(xué)習(xí)過了”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一定聽得到這個國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人家主動說給他聽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儉和謙讓得來的,。夫子的那種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別人的吧,?”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說:“禮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當(dāng)和順為可貴,。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國家,,最可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他們做事,,無論事大事小,,都按這個原則去做。如遇到行不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順,,卻并不用禮法去節(jié)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jié)奉承,,富貴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了,,但還是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貴卻謙虛好禮,�,!弊迂曊f:“《詩經(jīng)》上說:.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樣,,先開料,再粗銼,,細(xì)刻,,然宕磨光后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xiàn)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jīng)》了,。告訴你以往的事,你能因此而知道未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