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之聲”2023年中國—東盟系列國際媒體采訪團在印尼舉行交流活動
中國日報網(wǎng)11月26日電 22日,,“家園之聲”2023年中國—東盟系列國際媒體采訪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布拉加街舉辦交流活動,,活動期間,,來自新華社、中國新聞社,、安塔拉通訊社,、印度尼西亞電視臺、雅加達郵報,、羅盤報等中國,、印尼兩國的記者,以及中國留學生,、華人華僑自媒體暢所欲言,,深入分享和探討了未來媒體與青年該如何搭建兩國交流合作的橋梁。
活動上,,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公派巴查查蘭大學(Universitas Padjadjaran,簡稱UNPAD)的留學生李天暢首先做了分享,。在他看來,,印尼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國家。在這個熱帶國度中有很多的文化瑰寶等待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青年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看到和理解這些文化瑰寶的美麗,,更要把它們介紹給同胞們,因為真正的美的事物值得被看見,。作為一個印尼語專業(yè)學生,,在觀察中印尼兩國的文化互鑒和文化交流之后,也有了自己對于如何講好中印尼友好交流的故事這一問題的心得,。第一是記錄的習慣以及分享的習慣,。要產(chǎn)生友好的文化交流首先就是要多記錄,多分享,。每個人都要肩負起文化交流的任務,,從小事做起,文化才能更好的走出去,。再小,,再細微,再不起眼的事情,,只要它擁有文化交流的意義,,就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第二點取其精華,。精華是在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的立場之上,,一切真正符合美的事物。同樣,,在向印尼朋友們傳播我們中國的文化時,,也要尊重理解印尼朋友們的風俗習慣,。最后一點,應該具備加工文化的創(chuàng)意與能力,。印尼文化首先要變得有趣起來,,才有可能被更多人看到。
印尼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林宜龍(Steven Howard)稱,,作為有機會在中國上學的人,,他感到非常自豪和高興。他說:“我在中國生活了將近8年,,并有機會與中國偉大的藝術家合作,,成為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文化橋梁。2年前,,我開始了制作公司的業(yè)務,,幫助中國公司制作本地內(nèi)容并為印尼公司樹立品牌。通過抖音,,我也經(jīng)常分享印尼文化,,我希望我能成為兩國的文化交流橋梁�,!�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印度尼西亞語專業(yè)的大三學生葉真真針對如何加強中印兩國青年交流合作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葉真真于今年三月份通過印尼教育部獎學金面試,來到印尼國立巴查查蘭大學進行留學交換,。她認為學習對方國家的語言,,促進語言交流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為未來的合作和交流打下人才基礎,。其次,,青年人可以通過文化交換項目、學術交流和志愿服務活動來增進中印尼兩國關系,。此外,,由于中國文化和印尼文化有著很高程度的交融,共同舉辦文化節(jié)慶活動,,慶祝兩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以通過文化體驗增進兩國人民的情感紐帶,。
在印尼從事自媒體工作的張雪飛稱:“作為中印尼兩國友好交往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青年肩負著時代的責任,有責任記錄這段友誼,,同時也應當承擔起國際友好交流的重任,,為中印尼友好交流添磚加瓦。同時,,她鼓勵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中印尼友好交流的行列中來,,共同為構建和諧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后,中國媒體代表中國新聞社印尼分社李志全,、 印尼媒體代表安塔拉通訊社記者Asri Mayang Sari,,以及另一位自媒體華人代表林宜龍 (Steven Howard )分別從自己的角度分享了媒體在推動青年交流互鑒、華人自媒體在做好不同文化交流使者等方面的經(jīng)驗和想法,,引起與會代表團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