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第二批罕見病目錄出爐新增86種疾病
,,新納入包括軟骨發(fā)育不全、獲得性血友病,、先天性膽道閉鎖(BA),、膠質母細胞瘤(GBM)等86種罕見疾病,
根據規(guī)定,,目錄動態(tài)更新的時間原則上不短于2年,。然而,距離2018年首次發(fā)布罕見病目錄后,,時隔5年,,第二批目錄終于更新。目前,,中國已有207個病種納入罕見病目錄,。
伴隨目錄越來越長,許多罕見病患者“用藥難”的問題也在改善,。在2022年國家醫(yī)保談判中,,就有包括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富馬酸二甲酯腸溶膠囊等7種罕見病藥品通過談判納入醫(yī)保,。目前國內已經獲批上市的75種罕見病用藥,,有50余種納入醫(yī)保藥品目錄。
不過,,在全球已知7000多種罕見病中,,僅有不到 5%存在有效治療方法。這意味著,,仍有很多患者難獲治療和保障,,還有大量用藥空白仍待填補。
《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包括121種罕見病,,其中約60%有藥可治,;這次新增的第二批目錄中,也僅有26種疾病擁有上市的藥物,,共約35種產品,。
其中,已獲批上市的藥物大多針對一些特殊的腫瘤疾病,,如治療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維布妥昔單抗,、胃腸間質瘤的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神經母細胞瘤的那西妥單抗注射液等,。
在第二批目錄新增的86種罕見病中,,不僅有一些特殊腫瘤疾病,,如膠質母細胞瘤、神經纖維瘤,、腎透明細胞肉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等,;還包括大眾耳熟能詳的病種,,如肢端肥大癥、早老癥,、地中海貧血(重型)等,。
就拿地中海貧血來說,這是我國南方地區(qū)最常見的遺傳病之一,,其中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貴州、海南等地是地貧的高發(fā)地區(qū),。流調顯示,,在貴州,幾乎每10人中就有1位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在廣西,,幾乎每4-5個人就有一個是地貧基因的攜帶者,地貧基因攜帶率平均高達20%以上,。
除此之外,,也有發(fā)病率極低的發(fā)作性睡病,它的發(fā)病率約為兩千分之一,,中國約有70萬發(fā)作性睡病患者,,但最終確診的不到5000例。
由于罕見病發(fā)病率極低,,病種繁多且病狀復雜,,大多數醫(yī)務人員缺乏相關的醫(yī)學知識和診斷能力,導致常常出現確診困難,、漏誤診率高,、診斷周期長問題,有大量的罕見病被當作普通疾病治療,,或未被發(fā)現,。
不僅如此,全球各地對于罕見病也尚無統(tǒng)一定義,。在美國,,患者數小于20萬的疾病即可算作罕見病,,像瘧疾就屬此類,而日本則將這一門檻調低至5萬人,。
國內罕見病市場的轉折點發(fā)生在2018年,。當時,由國家衛(wèi)健委等5個部門發(fā)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出臺后,,首次將血友病,、白化病、“漸凍癥”等121種罕見病納入目錄,。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以疾病目錄的形式為罕見病劃定定義,是中國罕見病領域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政策節(jié)點,。
這一政策,,無疑提高了藥企針對目錄內病種研發(fā)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關注,、資金以及配套政策紛至沓來,罕見病這一“小眾”領域開始受到大范圍關注,。
納入目錄并非最終目標,。正如2021年醫(yī)保談判中那句“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目錄的更新不僅讓少數群體被看見,、被關注,,還將推動一系列保障措施出爐,加速相關藥物的研發(fā)和上市,。
比如,,臨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內未上市的罕見病藥品審評時限為七十日;境外已上市的罕見病藥品滿足要求后可直接批準進口,;市場獨占期延長至 7 年等,。
以此次新納入第二批目錄的泛發(fā)性膿皰型銀屑病為例。2022年9月,,該病的靶向新藥佩索利單抗注射液在美國獲批上市,,時隔僅3個月,2022年12月30日,,該藥就在中國成功獲批,,用于治療成人泛發(fā)性膿皰型銀屑病的急性發(fā)作。
以往,,由于患者基數小,、市場容量小, “孤兒藥”回報率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藥企們積極性,。但伴隨目錄納入工作的推進,、相關藥物研發(fā)的政策支持、支付保障等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藥企的“后顧之憂”越來越少,。
自2018年以來,我國批準上市的進口和國產罕見病用藥已經達到了68個,。目前,,國內有81種罕見病藥物(除化學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處于臨床試驗及上市申請階段,涉及27種罕見病,。
面對大量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小眾領域已經成為眾多藥企押注業(yè)績增長的“第二曲線款都是罕見病用藥或有罕見病適應癥,年銷售額均超18億美元,,其中專用于囊性纖維化的 Trikafta在2021年全球銷售達到57億美元,。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果所說,具體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患者,,罕見病用藥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藥,“因此,,每一種罕見病藥物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